生產面推廣業務簡介

台灣的有機農業方興未艾,未來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有心人士對於目前缺乏一套有系統、有計畫的推動方案,仍不免憂慮在加入WTO、農地自由買賣等陰影下,永續農業可能是遙不可及的目標。眾所週知,農業政策分析和其政策形成的最重要任務是,界定政府角色和市場之間的適當關係。在此一雙向關係中,一邊是法律、制度和管制,另一邊是市場配置資源和分配產出的功能。在此一理念下,政府和民間在有機農業上的分工大致如下:
(a) 政府應在生產技術和栽培管理的研發、有機農業的教育和推廣、相關法令的制訂和執行等方面扮演積極的角色,以塑造有利於有機農業發展的生產環境。
(b) 有機農業者可以在產銷一元化的目標下充分合作(例如採行策略聯盟就是合作的一種),並在彼此間形成監督系統或是輿論,防止害群之馬破壞有機農業的發展,以補政府及驗證單位輔導、取締上不足之處;而民間團體則接受政府委託,執行有機農場及產品的驗證,或是協助成立區域性物流中心等工作。
有機農業之推動至今,由於缺乏較為明確的政策與方向,無法真正凸顯出台灣的有機農業總體推廣策略與架構,在欠缺前瞻性、宏觀性、整體性有系統規劃、有計畫的推動方案及忽略推動有機農業根本的基本的信念與本質為何之情勢下,幾乎是比較偏重於生產技術層面上之推廣,造成目前有機農業的困境零星、資源分散、效率性低落的推廣局面而演變出停滯不前與滯礙難行的窘竟。咎其原因再再顯示出目前不論政策面、法制面、認證面、推廣策略、推廣教育以及生產經營管理等等層面上均因缺乏產業總體規劃之思維下而無法做有效的『知識統合與管理』。
本會(組)將秉持以往對環境保護、食品安全、農業永續等目標所作的努力,持續針對上述各項議題與領域,協同其他民間推廣團體致力促成政府訂定明確的政策與方向,架構台灣的有機農業總體推廣策略,並循此架構下,以實際生產及消費的面向,從事務實的推廣、教育與輔導工作。
循此,本會辦理以下相關的推廣計畫:
辦理[生產者]有機農業推廣教育訓練
如辦理農場經營管理、病蟲草害管理、土壤管理、堆肥製作、有機農產品行銷等講習班以及技術觀摩等。
設置有機農業推廣"示範農場"
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為推廣有機農業,以作物類別、分區設置示範農場,設置之目的旨在於宣揚、傳達有機農業正確之理念與方法,供從事有機農業經營者、消費者之啟發性、教育性及示範性功能之場所,期以建立有機農業經營者之技術指導方針,經本會評鑑之農場具肩負協同本會推廣有機農業之責諸如協辦本會生產技術觀摩、消費者有機農場知性之旅、自然飲食等推廣活動。
協助有機農場及農業推廣團體辦理有機農業相關計劃、活動
與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TOAF)及台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FOA)協同推廣有機農業: 如產品、土壤、水質之檢驗以及合作辦理教育訓練、展示(售)活動、講座等。
印製各類有機農業推廣手冊
如編印:蔬菜有機栽培—非農藥蟲害防治專輯、有機農業消費手冊、有機生活—實踐手冊等。
辦理[消費者]有機農業推廣活動
如自然飲食講座、消費者有機農場知性之旅等。
辦理有機農業市場開發相關活動
如輔導設置超市專櫃、農產品展示(售)會、自然飲食講座、媒體報導介紹、記者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