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何去何從

農業現在的危機,無論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世界),小農的生計沒有著落,單一作物正在扼殺農村經濟錯綜複雜的多樣性。今天這個世界,糧食生產足夠餵飽整個世界還有得剩,卻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正在挨餓。

困境一:全球化中的我們

從當前農業發展情勢來看,世界貿易組織的組成,農產市場的全面開放已成國際潮流,農產貿易自由化,全球化無國界之自由市場新境界日漸形成。自從我們加入WTO後,農業所要面臨的不僅是農產品市場自由化問題,亦將面臨農業資源自由化。在我國農業面對全球化競爭環境的同時,同樣的另外一股反全球化自由化的農業力量也正在集結當中。在農業的全球經貿中,身為小農的台灣,被兩股相互拉扯的力量牽引著。一個叫凱恩斯(Cairns)集團與另一個叫「非貿易關切」NTC(Non-TradeConcern,NTC),這兩照之間的對立衝突,牽動整個全球的農業經貿體系。

凱恩斯集團主要是以農產品大國澳洲、紐西蘭、阿根廷巴西、加拿大、美國等十五國為主,他們極力主張各國開放農產品市場,反對政府對農業部門使用關稅以及貿易配額、租稅優惠、以及各項出口補貼等非關稅貿易障礙作為保護手段,並認為上述對農民的所得與農產品價格支持政策將會鼓勵農業生產剩餘,並且因為對農產品出口補貼的措施,更促使剩餘的農產品推向國際市場,讓這些國家的農產品與勞動力低廉的落後國家競爭,使得這些以農產品出口占貿易大宗的國家處境更為艱難,因此以自由貿易與市場全球化的精神來看,無法競爭的農產品與農人就不應該在市場上存在。

NTC 集團主要以歐盟國家、日本、韓國、挪威及瑞士這些小農國家為主,其與凱恩斯集團最大的不同在於強調農業除了提供農產品以外的功能,尚包括穩定糧源與糧食安全、維護生態環境、農村建設、提供都市居民觀光與休閒旅遊以及提供就業機會並為都市失業者的庇護所,這些兼顧生產、生活與生態「三生一體之農業」多面功能,而政府有必要對於農業多方面功能予以維持,也應對農業生產施以支持政策,而不應僅由自由化全球化的經貿角度來思考。

困境二:競爭中的內在條件

台灣農業經營型態以小農家庭農場為主,過小的規模,偏高的產銷成本,高齡化的農業勞力,成為提升產業競爭力最大的瓶頸,也是缺乏與通路業者及商販的議價能力的根本原因。為協助農業生產者跳脫單打獨鬥受制販運商的窘境,過去鼓勵農業生產者組織農業產銷班,以追求產銷一元化,經營企業化為目標,引導農業生產者以合作代替競爭;但在加入 WTO 之後,國內外市場競爭更形激烈,相較之下,產銷班的規模依然不足,產銷成本仍然過高,而依農民自由意志組織而成的經營體,欠缺經營管理的專業與組織的穩定性,多數仍不免要陷在不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不懂得分析、應用市場的資訊,更不知如何與消費市場建立關係,開拓通路的困境裡。

可行的策略與方向

台灣於 2002 年元旦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 WTO)的第 144 個會員國,入會後不僅受到 WTO 國際公約的規範,同時也須履行入會前與各主要會員國協商所達成的各項承諾。無可避免的,台灣的各項農產品市場將逐步開放,農業境內保護/支援措施也將逐步轉變或削減。

一項全球性的糧食運動已經興起,無論在北半球或在南半球,都要求徹底改變現狀。類似生存運動(La Via Campesnia)----由小農、家庭農戶、農村居民無土地原住民組成的一個全球性的聯盟---之類的團體,正在大力倡導「糧食主權」,強調在地糧食保障優先於出口產品與進口依賴,並免於農產跨國公司的控制。這些團體要求,農業的補貼政策應該改弦易轍,從導致出口傾銷,的密集生產轉向,過度到更廣泛的有機農業,並採行高標準的動物福利,減少殺蟲劑的使用。更少依賴昂貴而危險性高的基因改造產品(GM)。另一項重要的要求則是土地重分配,藉此重建農村經濟,消弭財富不均,包括農村地區本身,以及農村與都市之間。

為了糧食安全、動物福利與環境保護;為了重建農村經濟與社區;為了有效回應全球氣候變遷的威脅,重振在地化的糧食生產已經刻不容緩。但這決不是一蹴可幾的。追求農業的新方向,需要集體的「心靈轉移」戰勝推動我們往反方向走的力量,需要強烈的政治意向。各種國際協定需要改寫,尤其是世貿組的規則正是這些規則,破使我們只能照著他們的要求進口東西,確不容許我們建立壁壘以保障在地的糧食安全。

從農業永續經營的角度來看,有機農業是最好的耕作方式。但是台灣的有機農業生產成本高、經營規模小、整體環境不利有機生產。農產品品質雖優良,但價格不具國際競爭力。為確保農業的永續發展,達成維護糧食安全、鄉村永續發展、城鄉人口均衡分布、鄉村景觀維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化目標,我們敦促政府應該透過立法採行各項農業政策措施,以高額的境內支持與出口補貼等措施,保護農業部門,降低貿易自由化的衝擊。更應該師法歐盟各國做法,以有機農業及生態維護為補貼重點。

我國可以參考歐洲的經驗。2002 年,歐盟改變農業支持政策,從對生產與價格的補貼,轉為強調農業的多功能性,並以直接給付的方式,補償農民在食品安全、景觀維護及環境生態保育等方面所提供的服務。此等政策措施的轉變,造就這些國家優美如畫的鄉村景觀,成為可貴的觀光資產。

小農經營的調適

小農制是台灣農業經營的特色之一,有其先天侷限性及弱點,但也有不容忽視亟待開發的優勢,若認清大環境及時代潮流的變化,充分利用小農經營的特色及優勢,並調整產銷經營策略及心態,相信小農經營仍有永續發展的機會。小規模農業的優點,其實有不少人大力予以肯定。例如美國農業部,就曾經一反其一貫支持農業企業的立場,在一篇研究中強調小規模家庭農作的優點,其中包括小農可以確保土地所有權與生物系統的多元。相較於大型的農作,美國也有百分之六十的農民,土地小於一百八十畝(約 73 公頃),在自然資源的管理上較能提供妥適的照顧。此外,小農的社區責任意識較高,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繫更直接,也更能為後代子孫提供知識的資源。

在農業與糧食的未來這個問題上,就特別強調支持家庭農業對農村生活與環境的好處:「在國內某些地區小農其實才合乎標準,從景光上來看也是如此。我們希望看到小農與大農未來都都有充分發展的機會。」在『英國農業之死』一書中,李察 諾斯有相同的看法:「農業今天雖然還不佔到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一,但卻佔全國土地面積的百分之八十。土地---景觀---是我重要的遺產,是重要的觀光資源。對經濟來說,是一種實然的價值,是無法列入資產負債表的。」

換句話說,我們決不能將農業與一般的企業混為一談,只知道去追求無情的效率,當然,環境上的一些「附加條件」卻是不可避免的,小型的或「家庭式」的農作是永續農村的關鍵,除了穩定就業與提供優質食品外,好處還真是難以估計的。

要免於國際競爭,就要以在地糧食安全做為農業政策的中心目標這種觀念看似落伍陳腐、毫無價值,但是,如果要餵飽這個世界而又不需要訴諸密集農業,製作一堆隱藏成本,在地糧食安全還真是唯一的途徑。國家(或地理上與經濟上密切相關的區域)有權決定自己的糧食安全政策,總之,就是應該享有自己的「糧食主權」。

美國鄉村社會學家傑克˙柯萊本伯格造了一個詞,「糧庫」(foodsheds),正好可以拿來證明這個概念。按照柯萊本伯格所下的定義,所謂糧庫就是「自給自足的、以在地區域為基礎的糧食系統。這個系統,由多元化的農作組成,採用永續的經營的方式,更提供更新鮮、更營養的食品原料給加工者與消費者,並以社會與經濟的連帶關係將生產者與加工者、消費者結合成一個整體」。在這個世界上,許多地方確實有糧庫的存在,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只不過是在超級市場的統計下。如今僅是餘緒猶存。但令人鼓舞的是對全球化市場的自發性反彈,已經在某些展開,糧庫也重新回到農業的風景線上。例如英國,農民市場就正在蓬勃地發展。從一九九七年第一個實驗性的農民市場在巴斯(Bath)出現,到了二 00 二年,短短五年,全英國已經有四百五十個定期市場運作。另外據估計,每年還有七千五百個個體戶市場出現。所有這些市場在二 00 二年的年營業額約為一億六仟六佰三十萬英鎊,成績令人刮目相看,足足比兩年前的六仟五百萬英鎊成長了兩倍。農民市場嘉惠農民,因他們的產品可以得到公帄的價格,也嘉惠消費者,因為他們可以有所選擇、品質保證並付合理的價錢。農民市場又對環境有力,因為不需要太多的運輸與包裝,而且生產方式也比較有機,也不是那麼密集;農民市場也對農村經濟也有利,因為貨幣可以在地方上流通,並可以培養在地的強烈感情。

在地化的重新起步,儘管第一印象就令人深刻。但若要將英國經驗推廣出去,達成全球性的在地糧食安全,顯然還有漫漫長路要走。特別重要的是,全世界的農業政策傾向農產企業、超級市場與跨國公司的權力運作必須從根本上轉向,世貿組織的規則與其他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必須從根本上改寫。

因應一:思考朝向有機、精緻化農耕並且合縱連橫分工發展

小農經營由於缺乏規模經濟效果,單位生產成本通常高於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大農經營,在市場價格競爭上常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為克服規模經濟上的劣勢,小農經營可積極藉由組織並強化產銷團隊並與農會及各式農業策略聯盟的參與,透過組織整合的力量,加強產銷合作,以提高產銷效率,發揮規模經濟及專業分工的效果。小農制度雖然難敵與市場大農制度進行價格競爭,但卻具有非價格競爭的潛力,以及機動調適環境變遷的彈性。小農可以發展較為精緻的農業經營型態,尤其是可選擇生產較具本土特色、技術優勢的精緻農產品,與國際大宗貿易的一般性農產品進行市場區隔。 而休閒農業是結合產業特性、環境景觀、地方特色及文化教育的在地產業,無法由進口農產品取代,因而較不受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衝擊。此外,由於經濟成長及所得提高,國人對休閒旅遊之需求日益殷切,故國內精緻化結合休閒農業在自由化環境下仍有其發展空間。

因應二:我們主張政府要強化農業多重功能

歐盟在 2002 年七月就其「共同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簡稱 CAP)的改革方向進行檢討,並確立了幾項大原則:將加強與生產分離的直接給付措施所扮演的角色,而價格支援措施將逐漸式微;但直接給付的基本條件必須符合生態環境及資源保育標準、注重動物福利,確保食品安全與品質。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在國際間引發並凸顯了「農業多功能性」的理念:農業是兼顧生產、生活、生態及生命的產業,與糧食安全、環境生態及鄉村發展密不可分。農業提供農產品的生產功能或許因農產品貿易自由化而受到進口替代的影響,但其生活、生命與生態功能則不會因而被取代,且反而會逐漸受到應有的重視。歐盟瞭解到,不能因農產貿易自由化而犧牲境內農業的發展,但在缺乏國際價格競爭力的客觀條件下,歐盟強調農業對鄉村發展、環境資源及糧食衛生安全的重要性與不可替代性,並致力發展「優質農業」的策略,以抗衡進口農產品,並積極開拓其境內農業永續發展的空間。這些借鏡給予我們的啟示是:新時代農業任務是提供安全衛生的農產品,維護環境景觀,協助生物及自然資源的保育,促進鄉村地區的發展與文化傳承。農業的新面貌將全面發展為最貼近全民的「精緻生活的產業」,只要是對環境、資源、生態及食品安全「友善」的農業經營型態,必然切合時代的需求,爭取到消費者及納稅人的認同,就有其生存發展空間。

結語 是危機也是轉機

在貿易自由化下,市場機能將逐漸發揮其功能,國內外市場資訊的掌握格外重要。除了消極守勢,自由化也提供台灣特色的精緻農產品外銷的機會。紐西蘭即是「小農打遍世界」的典型成功例子,也許值得我們效法。 在紐西蘭,農業與農民不是依賴政府保護的弱勢產業或社會弱者。當其他國家把農業當作 farming 時,紐西蘭把農業當成 business。其他國家的農民純粹僅是農民,但在紐西蘭,農民亦是生意人、企業家。透過合作與合併整合產銷資源,紐西蘭長期將知識力投挹在農業的創新研發,以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並促進農產品商品化、國際化。除了品質的確保,也重視配銷系統、行銷與品牌的建立。紐西蘭農業之所以能夠以合作、研發、創新,在國際市場打品牌行銷,成功在於其農民素質良好。高教育水準使農民容易吸收新知,並應用知識經濟的力量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換言之,知識化、商品化、企業化是提昇我國農業競爭力並促進國內農產品外銷的重要策略。 不可否認地,農產貿易自由化是無可抗拒的時代潮流。貿易自由化對國內農業的發展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只要用心與投入,關鍵原點即在於運用自力更生與彼此互相合作的精神,以穩定合作衍生的經濟力量,讓農業成為新型態、新價值的經濟產業,重啟農村的新「錢」途。其間除了「合作」聚集分散力量,發揮螞蟻雄兵的精神外,「創意經營」更是不可或缺的要角。台灣的小農也可以再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回有機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