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入門三部曲
「白米飯」與「糙米飯」的戰爭
這是一場非常有趣的戰爭,而且是在許許多多的現代家庭常見的戲碼。
用心的主婦們都有這般的經驗—為了家人的健康著想,嘗試將餐桌上的米飯改成營養成分較高的糙米或雜糧飯,為了避免產生排拒的情況,多數的媽媽都會採取漸進式的策略,白米混合糙米,依比例慢慢調整家人的接受度。但是,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同時,會發現大人比小孩、男士比女士更難取捨口感與長年的慣性。
飲食習慣,往往是從小日積月累所形成的,想要改變又豈是旦夕所能撼動!常見的情況是:家中的男主人抵死不從,或老人家因牙齒不好而無法接受,孩子們也大都群起抗議,單單一碗飯就足以引發一場「罷吃」的抗爭。有的家庭索性放棄,有的家庭則每天要個別烹煮不同的米飯來因應每一張挑剔的嘴巴,這時,不禁要高喊「主婦難為」,在妥協與健康的天平上,似乎永遠無法取得一個理想的平衡點,礙於餐桌上的抗議影響食慾,通常也只有默默承受了。
事實上,「穀物加工越多,營養越少,以一百克的白米與糙米比較,發現糙米的維生素B1是白米的十二倍,維生素E是十倍,鈣、鎂、磷是二至三倍,膳食纖維是十七倍。」(引用自能量食物一書,P.94、P100)即使如此,吃慣白米飯的人,就算吃進去只剩澱粉,還是鍾情於白米飯軟嫩可口,對於糙米或雜糧偏硬而需要較長時間咀嚼的特性敬謝不敏。這是時下許多追求全穀物營養的族群所無法理解的現象,因為愈嚼愈香的口感,才能吃出米飯的原味,就算是沒有其他配菜,也可以心滿意足地吃下手中這碗營養滿分的糙米或雜糧飯。唉!真所謂「青菜蘿蔔各取所好」。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區分白米與糙米在組織結構上的不同。稻榖的構造由外而內分別有稻穀(殼)、糠層(果皮、種皮、糊粉層的總稱)、胚及胚乳等部份。去除稻殼後之稻米即為「糙米」,而後再加工去除糠層、並依去除糠層時胚保留之程度可將食米分成「胚芽米」及「白米」。慣於使用糙米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米飯的主要營養成分都含括在「糠層」,白米則是去除糠層後所剩的胚乳,不需多加墜詞,懂得養生的看倌們當然很清楚哪一種米質的選擇對自己是最好的,只是如果您是糙米的擁護者,還是建議您盡量選擇有機栽培的糙米來食用比較妥當,農藥殘留通常會留存在糠層,想要吃得健康,卻又可能因此讓更多的殘留物質進入體內,那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作法。
我們不得不承認:孩子的可塑性要比大人來得高。為了符合繁忙步調的消費需求,這一代孩子所接受的高熱量、低營養的食物實在是目不暇給,家長們還是應該仔細衡量他們的未來健康,從小培養適當的飲食攝取習慣。我的經驗是:只要家長有恆心與毅力,同時以身作則,孩子要改變對米飯的堅持並非不可能的事。尤其許多苦於過敏體質的小寶貝,嘗試由膳食中的米飯(糙米)作為改變體質的第一步,長期下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能會讓您深刻感受:藥補不如食補這句話的微妙道理。如此一來,「白米」與「糙米」的戰事也可就此停歇,讓每一個人都能充分享受到粗食所能帶來的最大益處。
糧食自給率的隱憂
稻米是台灣的在地主食,但這樣的飲食習慣在不斷的西化過程,稻米的需求量愈來愈少,而小麥的進口量卻是逐年遞增。每人稻米消費量從一九六七年的141.47公斤降為二○○七年的47.48公斤;小麥消費量從13.43公斤增至36公斤。
台灣的農業一向自給有餘,一九六八年以前糧食自給率都超過100%,但是近七年來卻在30.5%到22.4%之間,遠低於大陸的95%、美國的128%、法國的122%,甚至也明顯低於日本的40%,關鍵在於人口成長、肉食需求提供、以及休耕與減產。
好好吃飯,不僅因為選擇在地的主食是最環保而健康的作法,同時有助於鼓勵農人持續稻米的生產,讓我們的耕作面積可以逐年恢復,提高我們的糧食自給率,不讓糧食的主控權落入進口國的掌控。面對下一個世紀可能發生的糧荒問題,我們應該攜手積極尋求糧食自給率的解套方案,大家努力支持稻作的生產,努力加餐飯,才是有效緩解稻米減產的正向思考之道!
蔬菜不可少 攝取有妙方
從以前農業傳統「吃飯配菜」的飲食習慣,到現代人「以肉為主菜」的飲食方式,蔬菜ㄧ直扮演著「配角」的角色。如今這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成為影響飲食健康的大關鍵,因為蔬菜被視為是當代抵擋慢性病的最佳武器。
為何蔬菜有這種抗病的功能?主要還是因為蔬菜豐富多樣的營養,是現代人建構長壽健康所不可缺少的。尤其蔬菜繽紛的色澤,蘊藏的營養就各不相同,例如ㄧ條胡蘿蔔、ㄧ把菠菜與ㄧ顆洋蔥,他們的營養其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吃各種不同的蔬菜能有效提升身體機能,對抗現代的各種慢性病。
蔬菜的顏色能透露出不同營養的訊息,這些顏色的變化主要來自不同色素的組合,其中以葉綠素、類胡蘿蔔素與類黃酮為主,而葉綠素又分為a、b兩型;類胡蘿蔔素則包含α、β-胡蘿蔔素、番茄紅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至於類黃酮成分則以花青素最能顯出色澤。說實在的,這些天然色素的成分在植物界就有兩千多種,也有許多尚待分析的成分。這些色澤中較易辨識的有胡蘿蔔素,它存在紅、橙、黃色蔬菜中,花青素則在紅、藍、紫色蔬菜最多。蔬菜呈現多樣的色澤變化,其實象徵著高抗氧化的能力,能有效清除身體的自由基與毒素,同時能延緩老化,抵抗退化疾病。此外,蔬菜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以及高含量水分與低熱量的特質,是現代人抵抗肥胖的最佳〝擋箭牌〞,特別在鹼化血液的功能上,對整體的健康,實在功不可沒。
蔬菜的功用如此重要,如何提升它的角色,讓飲食更健康?
紅、黑、黃、綠、白,五色入五臟
以蔬菜顏色的不同來組合身體所需的營養,建議將蔬菜分為紅、黑、黃、綠、白五種顏色,藉著各種不同顏色的搭配,來攝取不同的營養。按中醫五色入五臟的理論,五色能滋養五臟的心、腎、脾、肝、肺,這種利用蔬菜的五顏六色溶入每日的飲食中,可讓營養的提供更均衡。
表一:五色蔬菜的舉例
五色 | 五臟 | 舉例 |
---|---|---|
紅 | 心 | 胡蘿蔔、番茄、紅椒、茄子、辣椒 |
黑 | 腎 | 木耳、香菇、海帶、紫菜、牛蒡 |
黃 | 脾 | 黃豆芽、金針、冬筍、玉米、南瓜 |
綠 | 肝 | 青江菜、空心菜、小黃瓜、敏豆、莧菜 |
白 | 肺 | 苦瓜、白蘿蔔、苜蓿芽、金針菇、洋蔥 |
多元烹調方式,兼顧色香味及營養
既然蔬菜富含多元性,建議烹調上也應多變化,例如可利用炒、炸、滷、燙、涼拌、煮湯、沙拉等各種方式,多加組合,或與其他食物一起烹煮,例如青椒牛肉、番茄炒蛋、涼拌黃瓜、金針海帶湯…,不論與肉、蛋或豆類一起搭配,或多種蔬菜混合烹煮,都能使飲食更有變化,當然也會更健康。另外為了美味,烹煮時應留意蔬菜在酸、鹼、熱環境的變化,例如紅黃橙色蔬菜含的類胡蘿蔔素,不太受酸、鹼、熱的影響,烹調不太會改變原本的顏色。但對偏紅紫色的蔬菜如茄子、甜菜,因所含的花青素會在酸性溶液變鮮紅,在鹼性溶液變得混濁或帶青色,所以可加少許醋或酸味的食物。至於綠色蔬菜加熱過久容易退色,如果加入少許小蘇打可使蔬菜變軟,也可防止變色,不過這會嚴重破壞蔬菜的營養,尤其維生素B1與維生素C,應該避免使用。
表二:蔬菜色素成分對酸、鹼、熱的變化
色素種類 | 顏色 | 溶水性 | 加熱烹煮 | 加酸(醋) | 加鹼(小蘇打) |
---|---|---|---|---|---|
胡蘿蔔素/葉黃素 | 黃色 | 不溶於水 | 不太受影響 | 不太受影響 | 不太受影響 |
番茄紅素 | 橙紅色 | 不溶於水 | 不太受影響 | 不太受影響 | 不太受影響 |
花青素 | 紅紫色 | 溶於水 | 不太受影響 | 呈鮮紅色 | 呈青色 |
葉綠素 | 綠色 | 微溶於水 | 呈綠褐色 | 呈橄欖色 | 呈翠綠色 |
蔬菜份量要足夠
每天攝取蔬菜份量要足夠,專家建議每天需半斤(300公克)以上,相當一碗半到兩碗煮熟的蔬菜,不要只吃單幾種蔬菜,每天最好搭配三〜五種(色)不同的蔬菜,且經常變化。
不管您的飲食喜好如何,為了健康,預防疾病,蔬菜是每天都不可或缺的,也不可以水果替代蔬菜,因為蔬菜的營養無法由其他食物取代的。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的蔬菜攝取頻率每天只有2.5次,有七成民眾每天吃不到衛生署建議的蔬菜量,所以千萬不要讓自己陷在蔬菜不足的危機中。
「食物里程」與「百哩食物」
早期物資缺乏之際,家裡要是能有顆進口蘋果,就被視為高級享受。而今航運(包括空運與海運)發達,只要有消費市場,幾乎沒有什麼食物運不到跟前。全球貨物繞著地球跑,隨著大型貨櫃進進出出,根本就是稀鬆平常的戲碼。正因為如此,人們可以盡情享用所在當地以外的物產,只要您願意付出相對高價的成本去取得,就不是難事!
食物會旅行嗎?當然,因為人們囊括天下珍饈的想法無遠弗屆,眼前的食物的確有牠們長途跋涉而來的能耐。然而,當國際原油價每桶由2003年的30塊美金迅速飛漲到2007年接近100美金的價位時,手邊的食物就得斤斤計較它旅行而來的「里程數」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人們日常所需的食物由產地運送到消費者手中的距離就稱之為「食物里程」。對許多人而言,這只是產品流通的方式而已,似乎不具太大的意義。但是,運輸所需的成本,應該不只是附加在產品售價上的數字。仔細想想:食物在運輸過程所需消耗的汽油,以及隨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似乎才是我們應該認真考慮「食物里程」的真正目的。
高食物里程對環境衝擊的影響的確比低食物里程來得大,在環保意識日漸抬頭的今天,沒有人能夠否認這個問題會是未來足以左右食物流通的因素,當人們無法再從大自然的寶庫取得豐沛的油產的時候,勢必重新思考過往的生存條件而尋求替代的解決方案。
既然必須考慮食物的里程數,那麼就近取材應該是一個比較經濟而減少環境衝擊的另一項選擇。所謂「百哩食物」,意指100哩(相當於160公里)以內所取得的食物。160公里大約是台北至台中的距離,也就是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在這個距離以內來選擇日常所需的食物。換句話說,「當地」盛產的產品,會是您最好的食物來源。
台灣雖然是個不大的島國,但由於氣候條件良好、土壤肥沃、農業技術發達,農產品的種類繁多、品質更不在話下。落實「百哩食物」的概念,選擇在地的當令產品作為食材,支持本地的農民,也呼應了全球的節能、減碳議題。
這兩年很盛行「農民市集(Farmers’Market)」,這些市集的發起,也是為了集結所在地周邊的小農一起來共襄盛舉,讓這樣的交易買賣能夠在當地形成常態性的聚集。在地生產、在地消費,如果農產品都能夠在這樣的支持條件下形成氣候,消費大眾所相對享受到的是更為新鮮、看得見的品質與價格,而農民們所節省的運輸與包裝成本,也可以讓產品具備比較好的競爭優勢,迅速在當地完成交易,讓殘貨比例降至最低。消費大眾與農友處於雙贏的最佳狀態,如果您對於「百哩食物」稍具了解,那麼,農民市集或就近農家,會是呼應這樣的食物選擇方向的作法。
不論是「食物里程」或是「百哩食物」,都為您食物的選擇另開了一扇窗。當您下回徘徊在進口產品與本地產品的當口,為環境盡一份心力的聲音,應該同時為您省下大把的銀兩,儘管外來的產品多麼令您動心,也要努力想想在地食物所能成就的大愛吧!